高等法院.jpg

  這一次來到東吳大學城中對面的台灣高等法院民事庭大廈,由於是第一次來到法院,內心還滿緊張的,趁著記憶猶新之際,為這一段歷程記錄下來。

  大學時期,全校必修的民主法治課程老師很推薦我們有空去法院旁聽看看,當時想說自己又不是念法律系,也不會去犯法,何必去那麼嚴肅的地方呢?隨著年紀越大,越了解生活處處都與法律有關(完全發自肺腑之言),這一次剛好有空來旁聽,除了認識律師、法官、書記官等人生活的一小部分,也對社會的運作有更多的體悟。

 

[事前準備]

  在旁聽之前我已經知道要聽的字號、時間與地點,但為了以防萬一,可以搜尋「案件庭期查詢」,就會進到下方頁面,點選案件審理的法院,再根據案件類別、案件字號、開庭日期、股別,就可以查到案件的庭期資訊。

  如果沒有目標案件,可以只輸入日期,看當天有哪些案件。

庭期查詢.JPG

  另一方面,如果是受矚目的案件,會有很多人過去旁聽,因此在法院首頁會公告這些案件的旁聽事宜與名額限制,建議旁聽前可以去網站先做查詢。

 

[法院外觀]

高等法院.jpg

  如果從捷運西門町過來的話,會先經過檢察署大樓,門和民事庭大廈很像,記得再往下走,就會看到這個入口~內部不能拍照,因此接下來用畫圖記錄下來,由於都是憑印象畫的,可能與實際會有出入;另外,圖中人的顏色沒有代表任何意義,還請不要介意

 

[法院入口]

入口.jpg

  進入法院之前,應該是配合肺炎疫情需要,所以要先測額溫,然後要將隨身包包與手機放在一旁的檯子上經過X光掃描,沒有問題後,入口進去後還有一個感測門,確認無誤後就進到法院內囉!

 

[法院一樓]

一樓.jpg

  一進來正前方會有樓梯通往二樓,左邊有個報到台,志工都會很熱心地詢問是否來報到,而我要旁聽的案件在樓上,我們就上去吧!

 

[法院二樓]

二樓.jpg

  上來二樓,中間有擺放許多沙發椅可以稍作休憩,同樣的,一旁也有報到台會有律師、當事人來報到,可以看到許多律師都拖著行李箱過來,裡面除了擺滿案件相關的卷宗還會有律師袍,開庭前,律師就會把律師袍換上再進入法庭。

  由於早30分鐘先到法院,再和志工確認注意事項:

1. 手機一定要關機

2. 不能錄影也不能錄音

3. 法庭的門若有開著就可以旁聽,反之則不能進去

  不確定可不可以手機靜音就好,為以防任何狀況發生,進法庭前我就把手機關機了;另外還有詢問可否抄筆記,志工說有些法官會介意,但若沒有制止就沒有關係,因此在法庭內我有拿出紙筆來做紀錄。

 

[進法庭前]

  每一個法庭外都掛有一個螢幕,顯示接下來的開庭狀態,可以根據前面查到的案件庭期來確認接下來是否是要聽的案件。

 

[開庭]

法庭.jpg

  我旁聽的是準備庭針對案件很多細節都有再討論,由於此案是某一個社會重大案件所延伸的民事訴訟,因此在旁聽的過程,對於案件的掌握還算清楚。此次開庭僅雙方律師到場,由於案件還未有結果,先不對案件有過多的描述。

  從我在法庭內觀察到的一些事項和想法:

1. 由於書記官需要當場做紀錄,有的律師會慢慢講並斷句讓書記官記錄,有的則會一口氣講完再與書記官做確認

2. 案件資料繁複,除了律師會帶許多卷宗,法官桌上也擺滿著像山一樣多的卷宗

3.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,平常生活中做的每一件事都會有紀錄,小至上下班打卡,大到銀行匯款證明,這一些都有可能成為事證;而自己也要注意每一個動作是否符合正確的流程。

4. 法院是非常公開的地方,除去有些不能旁聽的法庭,任何人都能隨時進入旁聽,因此不僅書記官記錄發言,人民也會是案件的見證者。

5. 雙方你來我往的攻防下,除了引用相關條文外,生活化的例子也可以作為直接反駁對方的依據。這一個例子讓我反思:太多時候我們思考只侷限在某一處,律師的辯論只能著重在條文上嗎?從別的角度甚至是從基本的生活來推斷,反而能看到事件的更多樣貌。

 

  結束後就可以離場了,雖然開庭只有一個小時,但對於第一次旁聽的我,覺得有種充滿收穫的感覺一個從沒踏入的地方,卻時時刻刻反映著人們的生活,看似遙遠,其實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是如此貼近

 

  真心推薦大家去法院旁聽看看,一定會有所收穫的。若是本篇內容有誤,還請各位前輩糾正,謝謝!

 

  附上一隻在法院外的大笨鳥(黑冠麻鷺)

大笨鳥.jpg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芬恩 的頭像
    芬恩

    芬恩小鹿亂撞

    芬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